寿光融媒讯 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福祉,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。圣城街道人大工委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主线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和人大代表主体作用,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,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,有针对性建言献策,助力打通堵点、攻克难点,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,创新推出1元“幸福食堂”,设立“孝老敬老基金”,积极建立更有效、更有针对性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,为全街道的老年人营造更加美好的幸福“食光”。
幸福食堂,让老年人老有所养
“感谢党和政府,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,一顿饭只需要1块钱就吃上了由专业团队搭配的幸福套餐!”“这里的饭菜是真的好,有鱼有肉、有菜有汤,每天饭菜不重样,比自己家做的饭菜还好吃,而且这里的饭菜很适合老年人的口味,特别软烂”……在圣城街道九巷村的“幸福食堂”,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依次给老人们打菜配饭,每个来就餐的老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
圣城街道人大工委打破农村固有养老模式,在全街道推出1元“幸福食堂”,“幸福食堂”供应午餐和晚餐,每顿“幸福套餐”的售价仅为1元,“小饭碗”装着“大幸福”,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办到群众心坎里,让全街道的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创办基金,让老年人老有所依
为保障幸福食堂的长效运行,圣城街道人大工委研究设立“孝老敬老基金”,人大代表积极带头募捐,并链接更多社会资源,发动爱心企业、党员、社区居民等进行捐款,通过强化组织、经费、质量“三个保障”,确保“幸福食堂”质量;通过资金运行、志愿活动、食堂服务“三张清单”,确保“幸福食堂”长效运转;通过配置专职医生、质量监管机构、组建志愿团队等,确保“幸福食堂”长效发展。
“孝老敬老基金专项用于孝老敬老活动,每餐在为老年人提供荤素搭配的前提下,还定期为老年人添加鸡蛋、牛奶、水果等营养品,同时还充分运用基金,举办其他孝老敬老活动,真正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为民服务的实事上。”人大代表张凤云说。
文化活动,让老年人老有所乐
为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,圣城街道人大工委推广“孝心村”建设,举办“幸福食堂”饺子宴、为老年人过生日等,在重阳节、中秋、元旦等节日,定期为老年人举办丰富的文艺演出…...“幸福食堂”由简单的午晚餐变成了“文化宴”、“文明宴”、“感恩宴”,多姿多彩的孝老敬老活动在圣城大地全面开花。
“我们真的是赶上了好时代,不仅1块钱就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菜,还有各种文化活动,不仅减轻了儿女的负担,也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。”圣城街道徐家村的郭大爷满意地说。
“幸福食堂”已成为弘扬正气、凝聚人心、促进和谐的民心工程,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圣城街道人大工委坚持“以人为本,为民解困,为民服务”为原则,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,不断提升养老、为老服务水平,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,让更多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来源:圣城街道
打开“寿光云”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