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光融媒讯 近日,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名单,我镇“寿光化龙胡萝卜”成功入选。



近年来,化龙镇始终在“特”字上做文章,选育的抗抽耐高温、适合反季节栽培的胡萝卜新品种,具有肉脆、甘甜、食药兼用等特性,把“土特产”品牌的“土味”优势,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,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“金条条”。

如何擦亮农产品品牌,实现从土特产到“金招牌”的华丽转身?化龙胡萝卜在做足“特”字文章的基础上,把“走得远、地盘硬、分布广”三字诀摆在突出位置,着力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,成功让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优质农特产品,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接好“走得远”关键一棒。我镇坐拥全国最大的胡萝卜产业示范园区,胡萝卜年交易量达80万吨,交易额20亿元,不仅自属种植基地分布全国各地,产品销售渠道更是遍布日韩、阿联酋、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创汇2亿美元,出口量占全国的60%以上。


用好“底盘硬”关键一招。我镇锚定“突破两端、提升中间”发展思路,130余家企业强强联合,组织成立中国蔬菜协会胡萝卜专业委员会,联合全国胡萝卜首席专家庄飞云,引入种子编绳、北斗定位等技术设备,打造国产胡萝卜种子筛选培植实验基地,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胡萝卜深加工和无人化智能工厂,探索胡萝卜+N深加工发展模式,使占总量1/4的残次胡萝卜“变废为宝”,提高胡萝卜产品附加值。


走好“分布广”关键一程。为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,有头脑、有技术、有设备的化龙人积极探索新的供应模式,推动胡萝卜企业布局全国,跨纬度打造种植基地,巧打时间差,采用大棚拱棚和露天种植交替种收的方式,实现胡萝卜产出全年不间断,力促产业发展不断壮大。


果蔬累累排沃野,菜乡处处尽朝晖。下一步,化龙镇将继续立足“种全国、卖全球,立标准、享共赢”的发展新格局,持续扩容对外合作“朋友圈”,大力发展胡萝卜种植和精加工产业,成为中国胡萝卜产业链引领者。
打开“寿光云”看评论